在2011年得到快速发展的地产私募基金,据业内粗略估计目前其规模已达千亿元。但随着私募股权投资(PE)市场融资环境恶化以及众多基金管理人加入抢食,其固有的融资渠道短板问题也同时被放大。
去年,地产私募基金异军突起,一举成为继银行、信托之后,开发商主要的
融资源头。根据黄金湾投资集团董事长申威的估算,目前国内房地产基金公司已发展到500余家,管理资金约1000亿元。
盛诺金地产基金总经理马世杰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开发商去年普遍缺少资金,该公司房地产私募基金的业务也因此发展很快。作为公司负责人,他甚至需要经常出差到各地去看项目。马世杰认为,业务发展虽快,但地产私募基金当前的融资难题仍较为突出。
据介绍,目前国内地产基金寻找募资渠道时,主要依赖民间融资、私人银行及第三方理财机构。
以盛诺金为例,据马世杰介绍,在该公司此前的两期基金中,均由原先的合伙人凑份子。而其后的数期基金,则是通过朋友圈、企业家联合会等渠道募集资金。“去年上半年的行情比较好,募资效率还算可以,基金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几亿元的项目我们最快一两个月就能完成募资。但下半年PE融资市场急转直下,同时行业竞争也开始加大,单靠自有的民间渠道已较难维持发行。”
东方汇富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阚治东也认为,2012年上半年地产私募的冷淡行情将延续,房地产行业不确定因素太多,实体经济下滑趋势也比较明显,“控制风险,现金为王”将成为PE投资者的关键词。
而一项针对2012年PE募资难度的调查显示,66.2%的受访PE机构认为,今年募资难度将会略微加大,11.7%的机构认为将严重加大,13%的机构认为不会发生变化,而只有9.1%的机构认为募资难度将有所减小。
此外,据记者从
建设银行等数家银行获悉,其私人银行部门在重新评估地产基金产品的投资风险与投资回报后,均已停止代销房地产基金。这也意味着地产私募此前一直着力银行渠道开拓计划宣告破灭。
目前与地产私募合作较多的还是第三方理财机构,但募资规模普遍偏低。同时据深圳某第三方机构人士表示,目前地产私募产品退出模式是募资的一大障碍。据介绍,地产私募往往是在开发项目启动之初就介入,因此其投资期限往往达到4年或3年,而投资人往往较倾向于快进快出。如果要长期投资,则会考虑得更多,对基金的投资能力、判断能力、专业性等要求都很高。
(张宁)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