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动:倒“煤”垫底
2011年四季度第一“熊”基,单季大跌21.75%,创股票型基金之最的东吴行业轮动昨日公布四季报。报告显示,东吴行业轮动四季度跑输基准收益率达15.58个百分点,实际亏损已达4.85亿元。
高仓位、持仓过于集中放大了东吴行业轮动四季度投资风险。东吴行业轮动保持着下半年以来的高仓位,2011年年末股票仓位为93.15%,较三季度末的93.96%略微调整。其基金经理对于采掘业的“偏执”让人印象深刻,三季度末持有采掘业占比已经高达49.77%,四季度末更是进一步上升至51.14%。同时大力加仓房地产业,从三季度末的2.59%升至11.92%;原本空仓的信息技术业也买入5.41个百分点。
其基金经理并未对自己的投资风格做更多解释,仅是表示“本基金在配置品种上依然坚持大资源的投资方向:主要是以煤炭、有色、地产等资源类为主的投资品种,以及农业、文化传媒、消费升级中的品种”。
其部分前十大重仓股在四季度的跌幅令人震惊。第一大重仓股阳泉煤业大跌37.22%,
盘江股份、昊华能源跌幅同样超过30%;
潞安环能、
兖州煤业分别跌27.51%和22.98%。四季度的糟糕表现也使得东吴行业轮动去年全年收益排名股票型基金倒数6位,亏损幅度达到37.26%。当然,2012年以来资源股走出强劲反弹,但这对于去年的表现于事无补。
而对于资源股的投资,东吴行业轮动2012年还将继续:“在投资品种的选择上,我们看好以下主线:一是流动性过剩趋动下的资源型品种,包括能源+资源+金融的投资方向,关注煤炭、地产、金融等。二是拉动内需将成为未来主要政策,如消费升级相关品种,包括平面传媒、移动互联网传媒等。三是我们关注的未来存在业绩拐点的行业,如稀土永磁、农业”。
对于后市,东吴行业轮动认为2012年初开始,资本市场可能进入见底回升阶段。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及政策面临变数较大,资本市场很可能是宽幅震荡的一年。上半年,是欧债危机面临不确定性较大、外需下降明显,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政策集中出台,上半年可能会呈现“经济向下、政策向上”的局面。下半年,在全球同步释放货币的情况下,通胀重新上升的可能性较大,国内政策仍可能面临两难局面。
融通内需驱动:被“周期”所伤 融通内需驱动去年四季度亏损17.92%,在股票型基金中名列倒数第三位,跑输其基准收益率11.14个百分点。
相较东吴行业轮动,融通内需驱动更是高仓、资产配置过分局限的代表。在13个行业大类、共23个行业细分之下,融通内需驱动去年四季度仅投资其中6个大类、两个细分行业,投资范围非常集中。金融保险业是其第一大持有行业,持有比例为21.98%;采掘业、医药生物为第二、第三大持有行业,分别持有比例为19.60%和18.70%。
也许投资者难免疑问,作为内需主题型基金,融通内需驱动何以集中投资周期性行业?原因在于,融通内需驱动自主定义的内需与普通定义不同,其招募说明书中定义的内需驱动型公司是指由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所驱动的上市公司,其主营业务收入中来自国内部分超过80%。如此定义可谓模糊不清,内需主题并未得到体现。
因此,融通内需驱动长期置身于周期性行业。2011年三季度末,融通内需驱动持有金属非金属行业比例高达41.63%,采掘业27.16%,金融保险业12.17%。而四季报显示,其迅速减持了金属非金属行业,前三大持有行业为金融保险业21.98%、采掘业19.60%、医药生物18.70%。
其基金经理在季报中表示,融通内需驱动周期股配置较高,因此在四季度跌幅较大,秉着尽可能规避损失且为来年做布局的思路,本基金借反弹机会逐步降低煤炭、水泥、证券的配置,增加了早周期的地产和部分消费品的比重。
其前十大重仓股中,
西山煤电、
广发证券四季度跌幅超过30%,
华新水泥跌26.46%,
中信证券、
长春高新跌幅均超过10%。
天治创新先锋:选时失误放大风险 天治创新先锋2011年四季度亏损16.37%,单季亏损幅度在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倒数第四位,跑输其基准收益率10.67个百分点。
四季报显示,天治创新先锋股票仓位较去年三季度末进一步提升,从78.88%升至86.18%。其前三大持有行业为机械设备20.09%、金属非金属13.07%、信息技术业8.66%,与三季度末相比减持了采掘业,增持了金属非金属和信息技术业。
未能避开市场调整成为天治创新先锋四季度业绩垫底的导火索。其基金经理在四季报中表示,“本基金组合配置依然坚持了以战略新兴产业和消费类行业为主,虽然在10月底和11月初的反弹震荡行情下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但是11月中期及以后市场的大调整影响了基金净值的增长”。 四季度的败北也导致天治创新先锋去年整年业绩垫底,亏损36.55%,排名倒数第八位。
天治创新先锋第一大重仓股
东华科技,四季度跌幅惊人,达到43.66%。合众机电跌29.41%,同样跌幅较大。
全柴动力、郴州国际跌幅均超过10%。
天治创新表示,“本基金将在继续坚定自下而上的发掘个股可能是目前乃至未来几年内A股投资长期不变的趋势这样一个判断的同时,对于大盘蓝筹估值修复行情要提高重视度,加强对明确受益经济复苏且盈利增长能够持续超预期的行业和个股的研究,积极把握市场的投资机会。”
作者:宋双 (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