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第二周,分级基金的暴涨再次引发了投资者对这类产品的关注。
但是与二级市场的火爆相比,分级基金在产品申报方面却遭遇冬天。1月10日,华商基金被曝出撤回了丰益分级债券基金的募集申请。该产品去年4月22日报会,但批文迟迟未能下发。
一只新基金的审核期限是6个月。而在7月10日之前上报申请材料,尚未批准的13只基金中,分级基金占到了10只。
另一方面,基金公司也暂缓了分级基金的申报。去年12月2日,方正富邦申报了和瑞分级债券型基金后,基金公司再无新的分级基金申报。
而这一切都跟近日出台的《分级基金产品审核指引》有关。
分级基金难产 2011年可谓是基金业的“分级年”。2011年共计成立分级基金19只(7只仍在发行),发行额占基金发行额的10%,目前上市股票型分级基金有12只,债券型分级基金有10只。
如果不是去年7月份管理层对分级基金有过暂缓发行的举措,2011年,分级基金的数量和募资额都会更多。
历史上,2007年只有1只分级基金成立,2009年成立了2只,2010年成立了8只。2011年已经设立和正在发行的分级基金数量是过去全部年度的之和的2.36倍,也是2011年发展最快的基金种类。
但是,分级基金如今却陷入难产,2012年尚未有一只分级基金获批。
“我们要改基金产品设计。”上海某基金公司分管产品的副总表示。该公司一款分级基金在去年6月份上报,但是由于《分级基金产品审核指引》对于分级基金有新的要求,需要修改产品设计方能符合要求。
据记者向多家基金公司探寻,其上报的分级基金之所以不能顺利获批,就是因为原先的设计方案不适用2012年开始实行的《分级基金产品审核指引》。
根据《指引》,分级基金需限定分级份额的初始杠杆率,债券型分级基金不超过10/3倍,股票型分级基金不超过2倍;分级基金分级份额的最高杠杆率也有限定,股票型分级基金不超过6倍,无固定分级运作期限的债券型分级基金不超过8倍。
而过去,管理层并未有详细规定,基金公司在设计杠杆率时,设计得五花八门,深圳某基金公司分级基金的初始杠杆达到了5倍之多。
分级基金的难产还表现在基金公司申报产品方面。在《指引》发布前夕,基金公司不约而同中止了分级基金的上报。
根据证监会披露的数据,去年12月2日之后,共计有17只产品获得证监会的受理,但无一只分级基金。
“在《指引》发布前,大家都在观望,也在等管理层对于分级基金的态度。”上海某合资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解释基金公司不愿申报分级产品的原因。
分级基金难再热 但在《指引》颁布后,不少基金公司对分级基金仍然“胆怯”。其中一点就是《指引》规定,分级基金应当设定单笔认/申购金额的下限。合并募集的分级基金,单笔认/申购金额不得低于5万元;分开募集的分级基金,B类份额单笔认购金额不得低于5万元。
“无论是股基还是债基,只要是分级基金都增加了认购难度。”前述上海一基金公司副总称。
对《指引》的这项规定,基金公司显然没有做足应对准备。
“我们没有想到有什么好办法应对门槛的提高。”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
“我们还没有测算,过去的分级基金5万元以上的单笔认购客户占多大比例,但肯定会减少相当数量的客户群体。”北京一内资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场内基金的分级基金销售渠道主要集中在证券公司,而证券公司有自己的资管业务,其是单笔认购额也是5万元,和分级基金直接形成了竞争。这意味着如果券商想着力发展自己的资管业务,那么就不会全力帮助基金公司销售分级基金。
而银行理财产品的门槛亦是5万元,再次和分级基金的客户群冲突。
“拥有大客户多的银行可能会针对分级基金进一步抬高销售佣金及尾随,分级基金会比其他基金更难卖。”前述深圳某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监认为。
(曹元)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