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基金三季报披露结束,一大批基金遭遇赎回被强制“减肥”,部分基金更是濒临5000万元这一清盘红线。
值得关注的是,在三季度遭遇大额赎回的基金中,不少是刚刚募集结束的次新基金,“打肿脸充胖子”拼首募的现象突显。另一方面,新基金拼命发行,总份额却在缩水,这也对基金的商业模式提出了反思。
次新基金缩水快
自2010年1月1日起,证监会基金部开始对新基金发行实行分类审核制度,并且同时简化审批程序,不同类别的基金可分别排队,基金公司一次可申报的产品数量大幅提高。
多通道审批制度开闸之后,只要符合规定,基金公司可以同时上报多只产品,年内发行数量没有上限,这就极大地刺激了基金公司的扩容冲动,从大公司到小公司均摩拳擦掌,银行渠道也被堵塞不堪。
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共有164只新基金宣告成立,创出同期成立新基金数历史新高。但与持续提升的新基金发行速度相对应的,是日益低下的发行“效率”。统计显示前三季度平均单只基金仅募资13.83亿元,这不仅低于去年的21.30亿元和2009年的31.89亿元,甚至还低于2008年大熊市创出的单只基金首发18.2亿元的最惨销售业绩,发行“虚火”不言而喻。
虽然新基金发行不断升温,但是遗憾的是,伴随净值下跌,基金总份额也在不断缩水。最新统计,三季度800只可比基金净赎回95亿份,与二季度末的份额相比缩水了0.42%。
即使这样,新基金发行中也存在水分。从三季度赎回率最高的前五只基金来看,中银转债增强B赎回率高达83.38%、农银汇理货币B74.2%、南方中证50债C73%、金鹰中证技术领先70.6%,长信中短债64.3%。其中,中银转债、南方中证50债基和金鹰中证均是在今年5至6月份完成首募的次新基金。
抢生意的多了
新基金发行难,以及基金整体规模缩水,除了业绩差强人意外,其他理财产品的分流也是重要原因。
由于存贷比考核日益严峻,银行开始通过不断发行理财产品来拉存款。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总规模已上升至7万亿元左右,接近去年的总量。而在2006年,银行理财产品的规模才4000亿元。
不仅如此,除了银行理财产品的分羹,其他一些相对具有高收益率诱惑的产品,也在与基金争食。
根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今年以来,房地产信托的发行规模呈每月放大趋势,前5个月仅公布的集合房地产信托产品募集规模就超过1200亿元,占信托资金总量近50%;此外,PE基金规模也在迅速扩张,今年上半年仅公开披露成立的PE基金就多达60余支,募集资金总额超过1000亿元,这还不包括数量更为庞大但无法纳入统计的民间PE资本。
与此同时,部分基民赎回基金杀入到高利贷市场。“今年不少规模在1000万元量级的客户赎回,把钱拿给担保公司做委托贷款,每月付息,年化利率在30%以上。虽然我们也劝客户提防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但是高息的诱惑太大”,上海某大型基金公司负责中部省份的渠道经理告诉记者。
拼产品模式走到了尽头
不断完善产品线、做大规模—赚取更多管理费—招募优秀的投研人员做好业绩—发产品、做持续营销……这是公募基金进入市场以来一直遵循的商业模式。
但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银行渠道日益“盘剥”,传统模式日益走到了尽头。按照传统的模式,新的基金公司规模要达到百亿以上,才能突破盈亏平衡点,这对新基金公司和中小基金公司来说,消耗资本将成为长期过程。
“预计以后新发产品的商业利益会出现边际效应递减的趋势。每家公司会考虑档期、成本、利润等因素,新基金不是发得越多就越好,或者说发得越多就越能提升规模。”国联安基金公司副总经理王峰预期,产品发行市场未来会降温,有的公司会率先阶段性关闭或调控生产能力。
王峰认为,契合投资者多样化需求,通过产品创新和营销模式创新,选择做大“事半功倍”的品种,将成为基金公司下一步思考的重要课题。但显然,这一转型过程将长期而漫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