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弹琵琶三问“基金复苏年”_财经_证券_股票

反弹琵琶三问“基金复苏年”

加入日期:2010-1-7 14:36:23

    不觉新年已至,又到了“忆往昔看今朝展望明天”的时节,对于各大基金公司而言,要问此时此刻最深切的感受是什么,回答恐怕是:“总算呼出了2008年以来淤积在心底的那一口恶气!”

  2009年之于基金公司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一年,随着A股市场否极泰来,基金行业呈现全面复苏态势——新基金发行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单只基金逾百亿的天量募集规模再度出现,基金开户数不断攀升,基金表现特别是股票方向基金的净值大面积回暖……种种迹象似乎都在表明,基金行业2008年曾经面临的那种愁云惨淡、质疑不断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于是,“2009”迅速与“基金”挂钩,催生出了诸如“复苏年”、“反弹年”、“创新年”、“指数年”等一批热情洋溢的称号。

  一片热闹声中,笔者却有三点疑问想要抛出,意不在泼一盆冷水,而仅仅是希望理性降温。

  其一,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基金的整体业绩究竟是否跑赢了大盘呢?

  有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纳入统计口径的标准股票型基金平均业绩增幅为71.54%,标准指数型基金的平均业绩增幅为90.97%,72只偏股型基金平均业绩增长则为64.56%(见表一)。

  无疑,这组数据代表了股票方向基金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不俗成绩,高达60%、70%、90%的涨幅的确也是“看上去很美”。

  然而,问题在于,来自同一家机构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证综指的上涨幅度为79.98%,沪深300指数上涨96.71%,而深证成份指数的上涨幅度更高达111.24%(见表二)。

  诚然,不同的基金产品有其自身的业绩比较基准,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过,从上述两组数据的简单对比来看,大部分基金公司作为“专业投资理财机构”的优势在2009年并未能够充分地发挥,它们所做到的,也仅仅是“水涨则船高”而已。

  显然,在不菲的管理费和投资者的信任面前,这样的成绩单不能算是完全令人满意的。

  其二,倡导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基金经理们真正做到“从我做起”了吗?

  独立思考、理性投资,这是投资者眼中基金经理们的职业特征,然而,过去几年,这一群体在这方面的表现却并不突出。基金行业盲目跟风、抱团取暖的现象一直存在。以至于前段时间有市场人士半开玩笑地撰文指出:基金经理应该效法“快男”、“超女”,通过海选产生。

  从2009年的基金发行市场来看,上述问题似乎仍然存在,这从上半年的债券基金聚群和下半年的“指数”、“中小盘”扎堆儿就可见一斑。

  2008年A股市场的“跌跌不休”赋予了债券基金脱颖而出的机会。基民在股票基金上赔得一塌糊涂的同时发现了债券基金保值增值的能力,于是,市场热情开始迅速转向,债券基金也迎来了自己发展的春天。为了迎合投资者的需要,各家基金公司争先恐后地推出了自己的债基品种,这股潮流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一直持续至2009年年中。

  然而,沪深股市从2009年年初启动,并迅速形成了一轮单边上涨行情,与此同时,由于股市的分流作用以及市场对于利率走势的判断,债市开始陷入低迷之中。

  重兵集结于债基的基金经理们眼睁睁看着昨天还在哀叹的管理指数基金的同行们一朝翻身,而自己辛苦建仓的基金却看不到增长点,于是忙不迭又掉头加入了指数基金的行列。然而,市场不等人,2009年8月初开始,股指掉头向下,并就此进入了振荡阶段,此前的单边上涨行情再没有出现。这无疑大大压缩了指数基金发挥的空间。事实上,2009年以来进入发行期的指数基金中,逾七成是8月份以后才开始发行,考虑到并不过分乐观的市场预期,其在完成建仓后的表现将如何,恐怕还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尽管应该体谅基金公司在“群众需要”以及“管理层审批需要时间”方面的种种苦衷,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短视与抱团取暖的问题仍在干扰着基金管理者原本应该坚守的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的理念。

  其三,创新真的与复苏结伴而至了吗?

  基金行业创新的大幕自2007年瑞福进取和长盛同庆两只基金的发行就已经拉开,然而,其进程却是名副其实的“道阻且长”。

  2009年,随着ETF联接基金、量化投资策略以及“个性化”指数基金的相继推出,市场的兴奋点再度被击中。不过,因此就判断基金摆脱了同质化的痼疾、大踏步进入创新时代则为时过早。

  “成长”、“精选”、“价值”……翻看2009年新发基金一览表,不断重复着的名称令人眼花缭乱,除了前面冠名的基金公司不同外,投资者很难分清这些基金的区别究竟有哪些。而相似的名称下,是趋同的行业配置和个股选择。

  以2009年快速扩容的指数基金为例,统计显示,在截至12月末完成募集的24只指数基金中,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指数基金就达到10只,募集额则占到指基总募集额的一半左右。

  一方面,基金产品的同质化不利于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投资配置方式;另一方面,这也将使基金成为市场暴涨暴跌的最大助力器。

  提到创新,基金业内人士似乎也是一肚子苦水,“基金公司推出创新产品真的很难,研发和营销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但是产品的市场认同度往往并不乐观。”而更为直白一些的业内人士则直指问题要害:“行业内生存要靠规模和业绩,别人都在推指数,我们在搞产品开发,可能就错过了市场时机。”

  可见,要想迎来实实在在的“创新年”,单靠一两家公司的一两只产品是不够的,基金公司创新的动力在哪里?要创新还是要市场?创新的激励机制要如何建立?这是个事关管理层、机构自身和投资者的多层面问题。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