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短视”三宗罪_财经_证券_股票

基金“短视”三宗罪

加入日期:2010-1-18 13:00:31

    《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和实施,令持续多年的基金短期业绩排名终于画上句号。

  在此之前,多家机构的基金评价频率一般为每周、每月、每季、每年。一方面,这与国内基金业发展时间较短有关,而且基金的大规模发展是从2006年以后才开始;另一方面,投资者的不成熟也在为短期排名推波助澜。虽然我们能为短期排名找到很多借口,但无论如何,这显然无助于推动国内基金市场的健康发展。

  更新频繁的短期排名助长了基民的短视。在一些基金论坛里,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一些基民会抱怨,为什么自己买的基金某天的净值涨得那么少。我们也从不同的渠道得知,很多基民把基金当作股票来炒,快进快出,这显然有违监管层推动基金行业发展的初衷。

  短期排名如同给基金经理上了一道紧箍。如果某只基金短期业绩落后于同行,就要面对基民如潮的批评甚至谩骂,这令基金经理私下也对短期业绩非常紧张,基金公司也备受压力。而且,短期业绩排名还关系到基金经理的饭碗,每年的年初,基金公司都会对旗下基金的基金经理来一个大换班,上一年度的基金业绩排名就是依据,业绩过差的基金经理一般都会被换下来。

  我们经常听到市场人士对基金追涨杀跌的指责,这并非毫无理由。基金经理对短期业绩的过于重视,体现在投资上就是跟风和频繁操作。跟风是要顺应各种主题潮流和市场风向,自己的业绩不能过分落后于同行,出现亏损不要紧,只要不比其他基金亏得多,那就是胜出;频繁操作则是为了把握波段交易机会,谁会真的做长期投资,把股票放上几年不动呢?难怪本应是主流机构投资者的基金,却被人扣上了“大散户”的帽子。

  《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对基金评价提出了一些明确的数字要求,例如同类型基金不少于10只、被评价基金的成立期不少于36个月,等等。对此,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负责人胡立峰的评价是,有助于社会和市场从喧嚣浮躁的基金短期业绩排名和各种类型的评奖中解放出来,给业内一片冷静的空间,让基金投资者、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销售机构都树立理性、冷静和稳健的意识;给基金管理人按照基金合同进行投资运作提供良好的外部氛围,同时也推动投资者的长期理性投资行为的培育,共同夯实我国证券市场的基础。


以上信息为博客会员、合作方、加盟会员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04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