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8年的一天,高盛的一位交易员接到了一笔令人兴奋的交易委托:为一个机构客户买入5万股某公司的股票。这在当时是少有的大单。不过,在指令执行完后不久,问题来了:客户搞错了,是卖出不是买入,并且数量应该是5000股而非5万股。
高盛的交易员马上找到当时高盛的首席合伙人李维汇报情况。李维问:是我们的错还是客户的错?交易员回答:是对方的错。李维又问:他们是不是一个好客户?交易员回答:是好客户。李维于是决定:“那么让我们把他们变成更好的客户。这次交易错误我们来埋单。”
这个故事已经被高盛包装成为诠释其“客户利益至上”的绝佳案例,作为“高盛的七个小故事”之一,在业内广为流传。不过客观地说,高盛对这张乌龙单人性化的处理方式确实令人叹服。自己吃下5万股的乌龙单——如果把这看成是一笔投资,那高盛相信这笔投资是可以收回成本的,因为可以“把好客户变成更好的客户”。
相映成趣的是交银基金不久之前碰上的治理ETF乌龙事件。去年12月30日,由于交银基金提供的治理ETF申赎清单出错,导致治理ETF的参考净值与二级市场价格出现巨大的偏差,引发巨额资金套利。之后,基金公司利用ETF交易规则,对清单中的预估现金差额做了大幅的技术修正,而当天采用买入赎回策略参与套利的投资者在各方调解之后,最终还是按基金公司的调整向后者补齐了几十万的差额,把吃到嘴里的肉又再吐了回去。
这种行为尽管“合法合理”,但并不表示客户利益在这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
事实上,作为ETF交易规则的制订者之一,基金公司在与市场各方的博弈中一直处于强势位置。无论基金合同还是监管部门,对于偏差度均未明确限定范围,基金公司仅被认为对保证申赎清单与实际结算尽可能准确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却不受任何实质性约束,正因如此,基金公司才得以“合理合法”地避免了损失。
在治理ETF乌龙事件的背后,其实是基金公司对于ETF管理的缺乏经验与不够重视。据多位业内人士透露,去年除治理ETF外,还有多只ETF在管理上出现过失误,导致ETF客户利益受到损害。据说其中一只ETF在出错之后至今仍未查到责任人,“这就说明是工作流程出了问题”,一位ETF人士对本报表示。
这位有多年ETF经验的人士总结认为,ETF管理频频出错的根源在于基金公司对ETF的管理不到位。“ETF对公司收入贡献相对较低,而且大多基金公司高管在主动投资方面经验丰富,但对被动投资却不是很懂,认为ETF仅仅是复制指数,技术含量不高”。他认为上述两大原因导致基金公司对ETF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轻视,并影响到基金公司其他部门对于ETF管理工作的支持配合。“例如,ETF基金经理买卖股票的指令下到交易室之后,交易室能否按合理价格执行指令就要视该公司对ETF的重视程度而定。”一位基金公司人士介绍说。有的基金公司对主动型产品的交易价格要求更高,而ETF的交易成本主要由申赎客户承担,因此交易室在为ETF买卖股票时,有时会出现偏离均价很多的现象。
如今,治理ETF的乌龙事件,该追的也追了,该还的也还了,该看的热闹也看了,说起来大家也该一哄而散了。剩下的是总结点经验教训:金融机构所谓“客户利益至上”终究是有限度的。出了差错之后,还是得酌情处理,比如说金额小则赔,大则不赔等等。日后套利者再碰到类似情形,也应该先搞清自己在与基金公司的博弈里占不占得了上风,然后再掂量自己玩得起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