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很公募很强大——对于阳光私募最近在销售上的表现,这六个字尽显真髓。阳光私募公募化的问题2007年就有人预先提出,如今趋势日益明显且有加速。无论是销售方法、投资限制、信息披露和开放赎回等,都越来越让市场觉得“很公募”。对此,是喜是忧,业内各有所见。
需要警惕的是,在缺乏合法生存空间、利益趋动之下,原本可以提供差异化产品的私募不由自主向公募看齐,不仅使市场缺失了另一个差异化投资渠道,也可能使这个新生稚嫩的行业前途更为坎坷。
证券时报记者 余子君
肖华、吕俊、田荣华、江晖、李旭利等曾经在公募基金业名噪一时的基金经理,如今在私募界名号也是响当当,成为领军人物。有数据显示,私募基金管理人中出身于公募基金经理占比越来越大,在2009年已超过60%。而这些原公募明星的大量加盟,不仅为阳光私募行业带来了新的血液,也注入了越来越多的公募因子。
门槛暗降 阳光私募飞入寻常百姓家
百万起价,阳光私募向来被认为是富人的游戏,而记者近日获悉,其实百万起价已经形同虚设,普通家庭也可以玩一把阳光私募。
日前,一家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致电,告知现在有一款阳光私募产品正在热销,当记者表示,100万的认购起点太高,没有那么大的资金量时,该理财经理立刻表示,50万即可。当记者表示怀疑时,该理财经理解释道,50万不是最低的,此前在另外一家商业银行销售的一款阳光私募认购起点仅30万。
起点如此之低,是否存在违规呢?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多位阳光私募基金人士,他们均表示,这并不违规,因为它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一款银行理财产品,而根据银监会的规定,投资于二级市场的银行理财产品只能够面向该银行的高端客户或者私人银行客户,因此只要满足银行高端客户或者私人银行的起点要求,就可以认购,并且没有信托产品200人的人数限制。
此外,由于对信托的募集方式没有明确的限定,不少公募背景的阳光私募经理人也将公募营销思路植入了阳光私募,采用商业银行代销。不仅如此,部分阳光私募基金管理人也开始频频公开亮相,或发表对市场的看法,或接受访谈、或参与大型会议等等,业内人士质疑,这些阳光私募基金经理的做法有变相做广告的嫌疑,从而导致其产品销售的公开化,进而导致阳光私募基金投资风险的社会化。
投资限制越来越多 产品设计公募化
由于对于信托责任和信托风险的界定存在很多误区,信托公司的法律责任不够清晰,因此也出了不少问题,日前就有4位投资者状告华润信托,称其监管不利导致投资者巨亏。
而部分信托公司为了降低自身的品牌风险,对信托型私募基金的投资风险控制非常严格,有的甚至比公募基金还要严格。
“信托公司一般会在投资比例和投资方向上有所限制,最常见的是,除非受托人允许,投资于一家上市公司所发行的单一股票的投资比例原则上不能超过该股票上市总股本的5%,并且投资金额不得超过资产总值的一定比例,一般介于20%-30%之间。 ”深圳一家阳光私募基金经理人表示。与此同时,有些信托公司会在信托产品说明书中明确规定不能买卖ST股,或投资于单只ST股的金额不能超过资产总值的一定比例,最常见的是3%-5%。而公募基金在产品招募书中并没有该项限定,只是有些公司内部会对ST股的投资有所限制。
月月开放 申赎机制趋同
目前大部分信托型私募基金都每月开放一次,在开放日投资者可以办理认购和赎回的手续,但是也有部分私募基金不是每月开放,有的半年、有的3个月,有的每年约定固定时间开放,也有的阳光私募每月会开放两次申购赎回。但是在国外,私募基金通常半年以上才开放一次申购赎回。业内人士表示,私募基金开放频率的提高,导致投资私募基金与共同基金的理财需求一致化。当市场大幅波动时,难免出现市场资金面的巨额流动,私募基金与共同基金可能同时面临大量的申购和赎回,从而加大市场波动幅度。
除此之外,在信息披露方面,阳光私募也越来越向公募基金看齐,一般说来,阳光私募每月一次披露净值,但是也有阳光私募每周都公布净值。不仅如此,与公募基金定期公布策略报告和季度报告一样,部分阳光私募每季、每月或者以更高频率公布其操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