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上周六表示,人民币要成为全球主要货币还需要15-20年时间,要作到这一点,人民币首先要实现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
戴相龙表示,要成为一个国际化货币,人民币首先要在全球储备货币系统中拥有与中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相称的地位。戴相龙曾任中国央行(PBOC)行长。
戴相龙说道:我们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外汇储备每年增加4000亿美元以上,因此有条件使人民币国际化。他进一步表示,人民币是一个稳定的货币,其他国家利用人民币计价投资储备,可以保证他们的资产不受损失,也可以促进世界贸易,同时还可以维护我国对外贸易、对外投资的权益,值得全世界关注。
戴相龙表示,中国也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考虑发行短期国债,而不是用央票来吸纳国内金融体系内的富余外汇资产。
戴相龙称,得益于对资产的多元化管理,社保基金去年的投资回报水平高于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他预计中国2010年通胀率略高于3%。
他补充说,用发行国债的方式可以避免货币供应过快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
戴相龙并表示,虽然欧元区正面临巨大挑战,但他对欧元区经济抱有信心,他相信欧盟经济会逐步好转。他还称,认为欧元将退出全球市场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
另外,中国央行顾问夏斌在其发布的新书中则写道,人民币在相当长时间内还不适宜完全的国际化,中国需要确保美元/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
夏斌在与发改委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陈道富合作的新书《中国金融战略:2020》中指出,确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中国经济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长期目标有利。
夏斌写道,短期来看,中国需要允许人民币适度升值,但不宜大幅波动;因此,人民币在相当长时间内还不适宜完全的国际化。不过,中国的长远目标应该是允许人民币自由浮动,并逐步扩大人民币波动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