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休谟(David Hume,1711-1776)
休谟提出的货币理论的根据是货币数量的重要性。他认为在交换的过程中,货币数量和商品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要比货币的绝对发行数量要重要得多。例如发行10元钱的货币可以购买10个面包,即1个面包可以卖1元钱,当发行100元钱货币的话,1个面包就得卖10元钱。
休谟是个美食家,对货币看得太天真,他没有想到世界如果只有1个面包时,不论发行10元钱还是100元钱,都买不到这个天杀的面包,因为它已经成了无价之宝,货币数量论的观点根本就罩不住它的。
2.斯图亚特(James Steuart,1712-1780)
他认为货币是衡量价值的尺度,是想象的财富,当人们追求这个抽象的财富时会变得更勤劳。这一点正好与马克思相反——追求抽象的财富时人类变得更贪婪。
由于人类的需求使得价格与竞争产生了关系。如果人类都是守财奴把钱埋在地窖里,就会障碍经济的发展,所以才有银行发行债劵弥补这个不足。斯图亚特指出的信用货币内生价值,就使今天虚拟的经济走上了无限膨胀的邪道,因为勤奋不会使人们吐出硬通货币,而贪婪倒促使他们吸纳更多的符号货币。
3.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
银行学派的亚当·斯密提出“真实标据学说”的意思是,银行发出去的汇票必须要考虑贴现。他的观点是要考察前来贷款的企业是否良好,否则一笔笔的坏死账就有可能拖垮国家的银行。
亚当·斯密确实是意识到了货币内生的价值必须和实物期望的价值要挂鈎的问题,意识到了如果期望价值没有得到实现,还可用资产作抵押为自己留条后路,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银行常常和政府勾结在一起滥发债劵。
4.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
通货学派的李嘉图坚持认为货币只有守住金银和纸币才是王道。如果生产要素能完全自由流通,银行就没有必要翻那么多的花样去集资,因为货币仅仅是物物交换的媒介。他还认为经济中存在着一个一般价格水准,只要保证货币流通畅通,就能保证一般价格水准处于稳定状态。
理想主义者的李嘉图失算的原因是,他所设想的完美的蓝图在守财奴、囤积居奇和黑心的政府面前是那样的不堪一击。
共 3 页 1 [2] [3] 下一页 末页
声明:外汇网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