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外汇供求关系的因素:
(1)国际收支的影响。
国际收支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内)与外国的全部经济交易所引起的收支总额。这是一国与其它各国之间经济交往的记录。国际收支集中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该表按复式记帐原理编制。
国际收支平衡表主要包括两个项目: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
经常项目又称商品和劳务项目,指经常发生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易。其中包括有形的商品的进出口(即国际贸易);无形的贸易,如运输、保险、旅游的收支;以及国际间的转移支付,如赔款、援助、汇款、赠予等等。
资本项目指一切对外资产和负债的交易活动,包括各国间股票、债券、证券等的交易,以及一国政府、居民或企业在国外的存款。
在国际收支中,由本国政府或居民所支付的任何一项交易都作为赤字项,例如进口、在国外保险公司保险、到国外旅游、赠予、购买外国的各种股票和债券、在国外银行存款,等等。反之,本国政府或居民从国外得到的收入都作为盈余项,例如出口、外国人在本国保险公司保险、外国人来旅游、获得赠予、出卖各种股票和债券给外国人、外国人在本国银行存款,等等。
假如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有盈余,则国际收支有盈余;假如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都为赤字,则国际收支为赤字;假如经常项目的盈余大于资本项目的赤字,则国际收支有盈余;假如经常项目的盈余小于资本项目的赤字,则国际收支有赤字;假如经常项目的赤字大于资本项目的盈余,则国际收支为赤字;假如经常项目的赤字小于资本项目的赤字,则国际收支有盈余。假如经常项目的盈余(或赤字)与资本项目的赤字(或盈余)相等,则国际收支平衡。当国际收支有盈余时,会有黄金或外汇流入;当国际收支有赤字时,会有黄金或外汇流出。
由此可见,国际收支状况取决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经常项目的赤字可以由资本项目的盈余来抵销,反之,也同样。如抵销后还有盈余或赤字,则会有黄金与外汇储备在国际间的流动。外汇的供给和需求体现着国际收支平衡表所列的各种国际经济交易,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贷方项目构成外汇供给,借方构成外汇需求。一国国际收支赤字就意味着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供不应求,本币供过于求,结果是外汇汇率上升;反之,一国国际收支盈余则意味着外汇供过于求,本币供不应求,结果是外汇汇率下降。在国际收支中贸易项目和资本项目对汇率的影响最大。
(2)通货膨胀的差异。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的普遍的上升。这个定义说明:(1)通货膨胀不是价格水平短期或一次性的上升,而是价格水平的持续上升;(2)通货膨胀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水平的上升,而是指价格总水平即所有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加权平均值上升;(3)形成通货膨胀的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取决于经济主体对价格上升的敏感程度。E·夏皮罗把通货膨胀定义为一般价格水平的一贯的和可以觉察到的增长。
就通货膨胀的性质而言,都是由于过度的货币供给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然而由于通货膨胀的起因不同、程度不同或表现形式不同,而引起了对通货膨胀类型的关注。因分析的起点及理论依据的不同,使得对通货膨胀的类型也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依据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划分,可以将通货膨胀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性(或抑制性)通货膨胀。依据通货膨胀的程度划分,可以把通货膨胀分为爬行式、暖和式、奔腾式和恶性通货膨胀。依据通货膨胀的原因划分,主要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和混合型通货膨胀。依据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而发生,可分为财政型通货膨胀、信用型通货膨胀和外汇收支型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世界各国经济生活中所面临的一个难题。通货膨胀对一国经济发展的诸多不利影响是很显然的。首先,货币供给量增加本来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它必须与商品和劳务的增加以及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增加保持适当的比例,只要货币供求大致均衡它就不会导致物价上涨。当货币供给量过度增加,导致通货膨胀,则不会有利于经济发展,而对国民经济只有破坏性影响。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货膨胀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紊乱,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在通货膨胀情况下,不同商品的价格上涨程度不同,刺激着资本由价格上涨幅度小而利润率较低的部门向价格上涨幅度大而利润率较高的部门盲目转移,从而使某些部门畸形发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通货膨胀使投资结构扭曲,物价上涨导致大量资本由生产部门转向流通部门,生产性投资相对减少,从而引起生产衰退,加剧了供给不足、物价上涨的危机,把社会经济生活推向极度的紊乱状态之中;二是通货膨胀破坏了正常的贸易秩序。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物价上涨在地区间的不平衡,为投机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造成商品盲目流转,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部门之间的不正常经济联系。同时,贸易往来秩序遭到破坏。通货膨胀的结果会相对提高国内的物价水平,这就削弱了出口行业的对外竞争能力,进而破坏正常的贸易秩序;三是通货膨胀影响财政收支平衡,造成货币流通严重紊乱,阻碍信用功能的发挥。在长期的通货膨胀影响下,国家财政会因生产萎缩和流通阻滞而缩减租税收入来源,并且会阻碍国家举债,从而减少财政收入。
共 2 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声明:外汇网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