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09年外汇市场,评级公司和国际新闻舆论对外汇市场的搅动作用不容忽视,而透过它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幕后大国博弈的影子。
美元反弹:机缘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年底美元的突然反弹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以11月下旬迪拜债务危机为分水岭,在那之前,国际新闻舆论几乎一边倒地看空美元,国际主流媒体反复论证经济企稳后,资金避险意愿的下降将导致美元继续走软的合理性,欧元兑美元(1.4411,0.0098,0.68%)在10月底越过1.50更加提振了美元空方的信心。
然而就在11月25日,欧元兑美元升穿1.51,美元指数下探74低位之后,迪拜债务危机突然爆发,以美国为首的新闻媒体对欧洲银行可能遭受巨额损失的集中轰炸令美元的空头方有些犹豫,美元的跌势也就此稳住,并小有反弹。但随后由于欧洲银行在迪拜的债权并不多(不超过1000亿美元),而且阿布扎比也并没有撒手不管的意思,于是美元的空头力量再受鼓励,美元指数在刚刚有所反弹之后又掉头向下,在12月1日再次挑战74的低位。
但仅仅相隔一天,12月2日开始,希腊突然取代了迪拜成为媒体轰炸的靶心,债务违约的风暴眼正式从中东转向欧洲大陆,欧洲的西班牙、爱尔兰、英国,以及与欧洲债务关系密切的中、东欧各国遭遇美国三大评级公司集中的主权债信降级威胁,很快12月8日惠誉宣布将希腊的信用评级从“A-”降至“BBB+”。这一系列的风云突变致使美元空头遭受重大打击,汇市舆论的重点也迅速从经济复苏的美好前景转向了未来的不确定性,人们似乎是在一夜之间恍然大悟:原来欧洲各国政府的财政及外债问题一点都不比美国乐观。与此同时,美元指数也从12月2日开始大幅反弹,并将这一态势基本维持到今天。
就在美元年底的这波猛涨中,美国国债发行量疯狂扩张,12月发债总额达到了5750亿美元,其中中、长期国债发行1920亿美元,较2008年同期增长74%。
美国国债发行计划是事先制订的,12月份的美元反弹,既沉重打击了美元贬值的市场预期又默契地配合了国债的大量发行。这究竟是机缘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大国博弈:汇市波动背后的角力
年底的这种“机缘巧合”在年初也曾经上演。当时距离雷曼兄弟倒闭已经过去了3个月时间,在世界各国政府的大举干预下,市场已有趋稳迹象,美元指数也从2008年底88的峰值逐步下探至2008年12月中旬的79。
但很快从2008年12月下旬开始,三大评级公司开始持续、集中地对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等欧元区国家以及俄罗斯、匈牙利和乌克兰等和欧元区债务关系密切的中、东欧国家发出降级威胁,并在2009年1月份将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主权债信降级,在2月份将乌克兰降级,在3月份将爱尔兰降级。这直接导致世界舆论对金融危机第二波的恐慌情绪恶化,而美元也在2009年一季度迎来第一个强劲上涨期。
而“巧合”的是,2009年一季度正是美国国债发行高峰期,单周中长期国债发行量迭创历史新高,2月份94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单周发行量很快就被3月的980亿美元超越。
如果再向前追溯,雷曼倒闭后,在2008年9月至11月的美元那波上涨中,美国同样实现了巨额国债融资,2008-2009财政年度美国国债余额净增1.8万亿美元,但仅仅2008年10月、2009年2月和3月这三个月的余额净增量就达到了1.04万亿美元。
更为诡异的是,在美国国债发行高峰过后。从2009年二季度开始,尽管欧洲和中东欧诸国的财政状况继续恶化,但是国际市场舆论却非常迅速地转向了对经济复苏前景无限憧憬之中。尽管希腊外债余额在二季度末就突破了5500亿美元,较一季度增长13%,尽管英国和爱尔兰外债占GDP比重已经攀升至340%和840%以上,但无论是国际主流媒体还是三大评级公司,对此均视而不见,美元也随之一路下滑,直接刺激了美国出口连续六个月环比增长。
直到前面提到的欧元升穿1.51,美元贬值预期持续恶化,且美国又迎来年底发债高峰时,世界舆论才似乎是在迪拜危机的提醒下,突然注意到原来欧洲还是年初的那个欧洲,于是三大评级公司又一次集体发力,降级威胁纷至沓来,而美元又一次沿着老路扶摇直上。
从2009年的汇市异动,不难发现新闻话语权在大国博弈中的重要地位,而这也是人民币在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中急需增强的能力,否则我们永远都只能是市场的被动跟随者,而被动者很难摆脱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最终结局。